fbpx class="post-template-default single single-post postid-2524 single-format-standard wp-custom-logo elementor-default elementor-kit-2214">

森林療癒嚮導 與都市人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

森林療癒嚮導  陳堯燊 Sun 森林浴

接觸大自然能使人身心愉悅早有報導,即使簡單如早上曬太陽15分鐘也可減壓*。日本人熱衷到訪如山岳和神社等「能量景點(Power Spot)」,相信那裡有高質的氣場和能量,因而可得到大地的能量。無獨有偶,日本亦於1982年代提倡「森林浴(Shinrin-yoku)」,鼓勵人們漫步於山林之間,享受大自然的動與靜,放鬆身心。森林浴的概念其後普及至世界各地,繼而有國際性的森林療癒協會成立,培育森林療癒嚮導,陳堯燊Sun便是其中一位。

初見「神木」

2018年Sun到紐西蘭旅遊,參加位於紐西蘭北部的Waipoua Kauri Forest的當地遊時,看到據說已有4,000年歷史的古樹。面對感情和工作煩惱的他,竟從古樹中感受到一股信任的力量。巧合地,他那晚和一位移居紐西蘭的朋友見面,從她口中認識了「森林療癒」(亦稱森林浴)。回港後,Sun參加了嘉道理農場的「森林漫步」,活動的體驗令他下定決心要成為「森林療癒嚮導」。

「那是一個寒冷的早上,嘉道理農場只有森林浴嚮導和參加者,環境寧靜又優美,我們好像身置於世外桃源。在嚮導的聲音導航下,我的感官變得敏銳,園區的一草一木看起來變得很夢幻。」那種美,Sun形容是周圍的花花草草彷如在他眼前爆開般。之後在英國學習森林浴,他才知道自己當時經歷的是一種深度和大自然連結的狀態。現在回想,他很慶幸自己第一次參加森林浴便有如此難忘的體驗。

大自然為他打開的那道門

要成為Association of Nature and Forest Therapy 認可的森林療癒嚮導,要先完成不同主題的培訓,學習森林療癒的定義和手法等。之後進行6個月的實習,在導師的指導下帶領森林浴,期間亦需遞交幾樣功課。整個過程需要付出不少時間和金錢,為何Sun會決定由森林浴的參加者變成帶領者?

「2019年6月尾,我去了英國郊區接受為期7日的森林療癒嚮導培訓。礙於金錢等等的考慮,確實有猶豫應否參加培訓,所以我搜集了不同資料,也聽了現職森林療癒嚮導的分享,發覺森林浴的手法和效果與自己的價值觀很相似。我一直對身心靈和精神健康有興趣,也喜歡大自然,而比起直接給予別人指示和建議,我更喜歡以中間人的角色,幫助別人,森林療癒嚮導正是以同樣的方式影響別人。」

Sun所說的中間人角色是源自Association of Nature and Forest Therapy的宗旨——「The Forest is the Therapist. The Guide Opens the Door.」意思是嚮導會為參加者提供一個與大自然交流和連結的環境,至於藥方,只有大自然才知道。認識森林浴之前,原來Sun已體驗過大自然的療癒力。以前有一段時間,他在午休時會到公園靜坐。神奇的是,只是待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已令他把煩惱拋諸腦後。

森林浴帶給參加者和嚮導的體驗

行山是香港人週末的熱門活動,加上新冠肺炎,現在假日的郊野公園更是人頭湧湧。香港人應該對大自然相當熟悉,森林浴又可以帶給人們什麼?「人們一般以『完成任務的心態』行山,講求在多少時間內,行了多少公里的路才爬到山頂,但大部分人都甚少留意沿途的花花草草、昆蟲動物。進行森林浴的時候,我們會以緩慢的步伐,打開五官,觀賞樹木的形狀,聆聽雀鳥的叫聲,感受大自然。有時我們甚至會在一個地方停留30分鐘至1小時。」而森林浴亦與生態導賞團不一樣,不是學習生態知識,而是專注於當下的感受。

Sun理想的森林浴參加人數為6-8人,一般歷時約3 小時。「每次進行森林浴時,嚮導會提供一個讓參加者感到安全的空間,透過4-5個環節讓他們進入深度與大自然連結的狀態,令他們放慢腳步,嘗試不用左腦的邏輯思考,而是多倚賴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大自然。森林浴進行期間參加者的反應亦十分有趣,例如有人自發地脫下鞋子赤腳行走,有人問可否睡到地上。讓Sun記憶猶新的森林浴是在大埔滘郊野公園進行的活動,「參加者都是相識的朋友,我們坐在溪流邊旁,在分享環節有位女士突然情緒變得很激動。原來她先生早幾星期前過身了,她說從流水和微風中感受到先生的愛。」

森林療癒嚮導  陳堯燊 Sun 森林浴

在森林浴的過程中建立的不僅是人和大自然的連結,亦是參加者之間,以及嚮導與參加者之間的連結。自言比較內向和慢熱的Sun,遇上森林浴並成為嚮導正好得到一套方法,讓他可以與別人建立恰到好處的關係和距離。對Sun來說,嚮導這角色有趣的地方在於他們不會介入太多,作過份詮釋,「分享環節時,我們不會刻意回應參加者的感受。即使有時看到有參加者不太投入、不太願意說話,我們也要放下自己的期望,不需刻意顧慮他,相信這就是當下大自然覺得他需要的東西便可。」

像「滾雪球」般積少成多

2020年1月,Sun成為認可的森林療癒嚮導,正式開始帶領森林浴。疫情至今仍反覆不定,森林浴也因應防疫規例,延期的延期,取消的取消,少至4人一團的森林浴也舉辦了幾次。Sun說他很珍惜每次的森林浴,可以遇見不同的人,聆聽他們的故事。在這紛亂的日子,或者大自然可以提供一些啟示給我們?

森林療癒嚮導  陳堯燊 Sun 森林浴

展望未來,Sun希望可以像「滾雪球」般將森林浴推廣至不同層面的人。雖然森林浴在香港還未普及,參加者大多為喜歡大自然或平時有進行身心靈練習的個人,以及社福機構的服務對象或員工等團體,幾位森林療癒嚮導最近卻成立了香港自然及森林療癒協會,與不同團體合作,推廣森林浴。「大家每天面對大大小小的煩惱和壓力,假日除了去行山行到草地變成沙地之外,是否還有另一種方式和大自然相處呢?我覺得香港人需要森林浴。」

如果想了解更有關森林浴的資訊,可瀏覽Sun的Facebook專頁「山林之間 – 森林浴療癒」。

*Is Sunbathing Good for You? Benefits, Side Effects, and Precaution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