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顧問:創業是面對挫折時如何重拾前進的動力

「跨境電商是賣家綜合知識能力的表現,他們要涉獵數據分析、物料及包裝、產品安全、檢測要求、運輸、稅務等,很多經驗和心得都要靠實戰累積。所以新入行經營網上生意的中小企老闆要面對很大風險,隨時得不償失。」被學員稱為Alex Sir的胡子文分享自2019年起,他推出Amazon跨境電商課程的初衷——希望運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想尋找機會入行的新人。
在電商行業打拼
這位在電商行業擁有超過20多年經驗的導師原來一開始並沒有刻意選擇這個行業,又或者應該說電商是他的唯一選擇。Alex因為出生時進行的手術留下後遺症,自小便要以枴杖輔助行走,右手的靈活性亦較低。2003年從特殊學校畢業後,他透過勞工處的展能就業計畫找到第一份工作,負責在eBay銷售遙控模型。「讀書時期其實對就業沒什麼方向,社交圈子也比較狹窄,不知道這副身體可以做到什麼。所以我很感激那時老闆的聘用,讓我接觸到電子商務,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無論你的身體狀況如何,你也可以在網絡世界和其他人做生意、交流,可能這就是Alex鐘情電商的原因吧。
跨境電商的世界,每天都有不同的狀況發生,Alex遇過有客人投訴貨不對版,但其實是客人抽起了某些零件,所以為保障自己,他們會在貨物入箱前拍照、磅重,以作紀錄。又例如客人要求你將貨物寄去非帳單列明地址,如果店家依照他的要求,他便可以向購物平台投訴說沒有收到貨物,要求退款等。「不少中小企全年的生意就靠聖誕節的訂單,如果那時遇到職業買手,公司的營運便會出現很大問題。」
Alex曾在擁有5萬個SKU的公司工作,接觸過每天有8千宗交易的營運系統;也試過在一間中小企將負責售賣電競用品的部門由入職時只有他一個,到3個月後擴充至9人。然後他發現,「受薪員工的角色有不少限制。大公司雖然有資源,但系統和流程已定下來了,我可以參與的空間不多;中小企一來資源有限,遇到完全信任你,讓你有主導權,負責所有電商業務的老闆不多。當我花了幾年時間開發系統和產品,但老闆突然要煞停或者改變方向,心灰意冷後就覺得自己其實無需為他人作嫁依裳。」
將多年經驗整合成電商課程

他先後3次創業,頭兩次以副業的形式,在電商平台售賣不同產品。第3次則成立了電商培訓公司,教導學員由零開始,逐步了解平台操作、推廣攻略、物流運輪、商品包裝等經營電商的重點。當中亦包括21天的選品訓練,指導學員如何發掘高潛力產品,將他多年的實戰經驗傳承下去。「我懂得電商的操作與我要教會學員操作是兩回事。如果我可以令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得好,我的任務便完成了。賺錢與否是掌握能力的結果,至於賺多少就視乎他鑽研得有多深入了。」
例如他曾與一位學員討論如何將一隻平平無其的餐碟變得不一樣,做到產品的差異化。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他想到如果將餐碟好像三餸飯飯盒那樣設計成不同間隔,讓用家知道每餐建議的蔬菜、肉類和米飯等的份量應該會受歡迎。有了這樣的產品後,還可以邀請海外的營養師設計餐單,甚至提供餐單訂閱或購買食材服務,為用家提供附加價值。透過討論繼而激發學生想到新的生意點子是課程帶給Alex的滿足感。
但這樣複雜的構思,有些學員聽後覺得要付出太多、風險太太,毫不感興趣。「我覺得很多時都是心態決定能力。無論是開始一盤生意抑或是學習一門新技能,如果由其他人推動的話都很難成功。不時都有學生問我有什麼產品好賣,我覺得這不是重點。因為賺錢不是建基於產品,而在於你的能力,產品只是表達方式。如果未來市場改變了,你的產品滯銷,你是否有能力尋找新一款受歡迎的產品呢?」
開展網上業務的建議
經營電商挑選和分析產品是重要的一步,工作了20多年,Alex對選品有自己一套心得。以售價30美元的產品為例,如果入貨價為30元人民幣,運費和平台費不超過3成的話,勝率應該不俗。入貨價與賣價要有一定的差距,才有預算投放廣告及抵消前期的開發成本。
他亦提到很多人在經營網店時忽略了營運成本,「很多時經營者都忙於回答查詢、將產品資料上戴至網店、出貨等。如果自己架設了網站的話,更要設法推高流量才有生意;如果是經營IG Shop,可能要和客人不斷討論,他才決定下單,但考慮當中的時間成本,其實又不是賺很多。所以在起步階段,我覺得使用有一定流量、提供出貨服務和交易系統的電商平台會比較容易。」
編寫自己的故事

這些經驗都是靠年月累積下來,Alex會在課程中分享經營電商的陷阱,以及他的失敗事例,笑說比起討論如何賺錢,學生對他怎樣蝕錢更有興趣。「教授課程比售賣產品的責任與難度都要大,認識的範疇更多,也要緊貼平台和市場的最新資訊,解答學生的問題等。但這個過程讓我認識到不同背景的人,將自己的眼光放得更遠。未來的目標是發展台灣、加拿人及英國等市場,希望5年內可以在有華人的地方都認識我的公司,並提供電商相關的課程或顧問諮詢服務。」而他今年亦贊助了10位香港傑出學生參加Amazon電商課程。
雖然每個人的出身已決定了他發展的基調,例如Alex因為不良於行,職業選擇少了,不能勝任派件員等講求體能的工作。但另一方面,你還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掌握人生的其他方面,編寫自己的故事。「投身電商行業後,我便一直鑽研技能,希望提升自己的知識,幫助客人開拓新市場,為他們發掘和上下游公司合作的機會。」
以前讀書時Alex和陌生人接觸的機會不多,踏入社會後和新朋友交流時仍會怯,也因為說話跟不上思考,表達得不太流暢。直至要教課程,他花了太約半年的時間,迫自己每晚對著鏡子練習。之後訓練的成果出現,也得到學生的肯定,慢慢建立起自信。要成功,付出和努力是基本,但成果未必即時出現,「就以SEO為例,當你上載了內容,網頁的流量未必會立即增加,更常見的情況是醞釀一段時間或經歷某些觸發點才見效。」對於創業,他指出無論電商或是其他行業,考驗創業者的仍是堅持。「創業就是不斷嘗試的過程,失敗和犯錯一定會有,重點是你如何糾正錯誤並重拾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