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人故事 Craftsman’s biography

職人在日本指透過自己熟練的技術與雙手打造作品/產品的職業,類似工匠。 應用致今時今日的社會,雖然工業活動已減少,但我覺得每個人在計劃同實踐自己的Career和人生時,也可以算是自己職涯的職人吧。
我想了解那些從事自己喜愛工作的人,是不是沒有工作中感覺,是不是不會討厭下一個工作天的來臨;訪問那些做著一般人不感興趣的工作的人,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我想寫一本關於工作的傳記,讓我們從不同人物身上學習。
現在的工作的模式已經和以前大大不同,更多人選擇做freelance和Slash,憑著自己的專長作為職業,不再被困於朝9晚6的辦公室裡,所以即使不是律師、醫生、會計師、Ibanker等那些可以賺大錢的職業,只要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可以算是成功吧?
(寫於2022年8月16日)
由2018年開始,到2022年8月訪問了24位職人,平均每年都只是訪問了8位,產量不算多,所以網頁的流量也不算多。
金錢上的收益近乎0,還要花費不少時間,究竟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呢?(當然你可以設法將它打造成能產生營利的工作啦)
- 訓練寫作技巧,讓我有寫下去的題材
- 嘗試解答自己對工作的疑惑,讓我知道工作的可能性
例如怎樣入行、工作的苦與樂、具體的工作內容;還有自己對職涯的問題,像是為什麼可以同一份工作做那麼多年、會不會厭惡星期一等 - 認識一些平時生活和工作不會接觸的人,並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啟發和力量
- 培養Digital marketing和SEO等技能
雖然經營社交媒體法則之一「定時更新」,我已經做不到 - 建立自己的Portfolio,可能有朝一日會派上用場
- 建立另一個身份,留下自己的足跡
- 以文字支持一些很努力工作的職人(雖然不知道事事要在10秒內得到結論的網絡世界,長文的市場有多少)
- 可能當我訪問了50位職人後(依照這樣的進度,應該要到2024?!),可以將他們的故事集成書或NFT。
- 將受訪者的不同片段組合成有故事、有舖排的文章很有滿足感
- 即使不在傳媒工作,即使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如果要在傳媒工作),我也可以創造工作。
回顧開始這個Project的初衷—探索除了朝9晚6的工作以外的可能性、如何以自己的手藝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其實現在依然想知道。原來這個Project最主要的受眾就是我自己。當然如果有人看到某篇文章覺得有用,或者讓受訪者的工作有更多人認識,這是十分高興的,但這些我都很難控制。其實很自私地為自己而做都沒有問題吧?
希望下一次訪問,被受訪者問到我為何做著這件事時,我可以表達得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