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想試不同東西,走了一段A路線見到B路線看似很有趣,又走進別的世界。他們有時會繞路、甚至走回頭路,距離走了不少,但位置卻沒怎樣向前。這時當他們看到曾在同一起點、甚至較遲出發的人都早已拋離自己,心裡不是味兒,「成就焦慮」又再被喚起。


做了一個月Slash後發現的事
在沒有刻意安排之下,竟然做了一個月Slash,斜槓從事市場推廣、行政助理、翻譯。最忙的一個星期,工作一個接一個,完全沒有停下來。最令人懊悔的是,以為將部分工作外包可以減少部分工作量,誰料收回來的翻譯質素不行,最後還是要己重新翻譯。

LikeCoin發起人高重建 由無到有的創造過程
十年時間,足夠讓一個中一學生讀到大學畢業,也足夠讓一個職場新鮮人成為公司的中高層主管。你會怎樣運用十年的時間?高重建(Kin)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在2017年著手設計LikeCoin,立志以最少10時間運用區塊鏈,改變創作生態。要實踐LikeCoin的化讚為賞、內容出版和民主協作,彷似是一個愚公移山的社會實驗。4年多下來,他們達成了什麼?為何當初選擇踏出這一步?

既然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你理想的工作樣貌是怎樣
劉揚銘是台灣的自由作家。商業雜誌編輯出身的他在上班七年之後身心過勞,2012年辭職放浪了一整年,期間決心成為不受雇的自由工作者,獨立生存至今九年。大學畢業到現在,我一直都感興趣的話題大概就是「工作」了,由怎樣找到你的天職、職場的新趨勢、不同的工作型態等書籍都看過不少。看了他的《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再結合這些年對工作看法,作以下總結。

生活新型態 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
擁有編輯、導演、作家等多重身份的日本斜槓族米田智彥在2011展開了一場名為「遊牧東京」的冒險。他拉著一個行李箱在東京內行走,與其他人共享著這座城市的所有功能,歷時一年,走遍大約50個合租屋、共享辦公室,遇見了100多位同樣以自己的方式設計人生的人。雖然已過了10年,但當中的故事還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整理收納師陳杰屏 擁抱多元職業的斜槓族
隨著社會與生活變遷,有的職業被淘汰,也有新興職業出現或普及。好幾年前接觸山下英子的《斷捨離》,一開始整理收納多是電視、書本或網絡上一的生活小知識,但近年香港竟然出現了職業整理收納師,收錢替客人「執屋」。陳杰屏Kanas 2019年獲得「日本專門家檢定協會一級整理收納師」資格,透過朋友介紹和口碑,慢慢建立了她的客戶群。對她來說,「整理收納」是什麼?從中她又有什麼體會?

投身為Slash(斜槓族)前你要知道的事
當Freelance或Slash比全職工作更好嗎?當你不用在繁忙時間迫地鐵,可以決定什麼時間起床,彷彿擁有了所謂的「自由」,這是否更理想的生活呢?網絡上大部分介紹斜槓族興起的文章內容不約而同都會分享成功者的故事,說這種工作模式可達致多元人生,但卻甚少提及斜槓族要作出的犧牲。